护城河的发展历程:蒙古大汗蒙哥饮恨的宋元钓鱼城之战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8

来源:本站原创

251042c8c98cd30617bb0b4bde0528e2.jpg

历代以来,围绕城池进行争夺的战争数不胜数,这期间护城河作为城池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自然对战争走势具有一定影响,下面介绍两个能够体现护城河在城池攻防战中具有相当影响的战争。

护城河有很多并不都是人工开凿的,它们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水道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工和维护费用,还可以大大加强防护效果。

宋时的钓鱼城位于合州钓鱼山上,此山四周大部分是峭壁,而山顶较为宽平正适合建城,钓鱼山北临渠江、嘉陵江、涪江,南通长江,利用这些天然水道构筑护城河,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文献记载,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在钓鱼山上开始筑建城寨,公元1243年(淳祐三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对钓鱼城进行扩建,并将合州和石照县治所迁至此处;公元1254年(宝祐二年),知州王坚征调多达17万人对钓鱼城进行修缮和扩建;公元1263年(景定四年),合州知州张珏再次对钓鱼城进行修缮和扩建。

公元1258年(宝祐六年)六月,蒙古大军南下侵宋,大汗蒙哥率领大部兵力进攻四川。

作为钓鱼城天然护城河的嘉陵江、涪江严重限制了蒙古大军攻城战术的展开,受渠江、嘉陵江、涪江之水所限,蒙哥不得已只能在城东面安营扎寨,而且不能全面对钓鱼城展开进攻,只能选择南面一子城作为突破口进行集中进攻。

钓鱼城军民依托山势和水势, 同仇敌忾,在蒙古大军的长期围攻下,持续坚守了36年,不仅使大汗蒙哥因弩砲“砲风”所伤致病,随后死去,也使不可一世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折戟沉沙。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