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8

来源:本站原创

221fde6af3fb204958f434db8f2c442e.jpg

人类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攻防工具和设施,护城河就是其中的一种。

最早人类在狩猎活动中挖掘的深坑和壕沟,已经具有了护城河的基本雏形;到了部落社会,先民在部落营地周围开凿的用以防御和引水的沟渠,可以看作是历史上最早的“护城河”;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随着城池的诞生而诞生。

何谓城池?“城”指的是土或砖石筑成的墙,“池”指的是人工开凿或自然形成的护城河。《礼记》中记载:“城郭沟池以为固”说明了护城河和城的关系。

由于古代社会缺少飞行类器具,远程类武器也一直以弓箭类独领风骚,护城河作为城池的前沿阵地,能够有效地阻止进攻方向前推进,护城河得到人们的大力重视,从春秋到明清,护城河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中。

到了明清时代,起源于春秋时期炼丹术的火药得到进一步发展,佛狼机、神铳发熕、鸟嘴铳、床子弩、旋风炮等在城池攻防战出现,火器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这对护城河防御系统有了更高要求。

明代的典籍《武备志》中提到:“城河阔必三丈五尺,愈阔愈好,深必一丈五尺,或二丈,愈深愈好,有水为第一,无水者次之,水深泥陷者更妙,水浅泥硬者次之,临警水中加以刺柴、竹签、铁锋皆妙。”不但要把护城河加宽加深,还要在水中设置各种陷阱。

这一时期的护城河防护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从保存至今的北京、西安等地的护城河中可见一斑。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