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校制度:中西对比,各不相同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8

来源:本站原创

fdc505335dabc6ab4d8ddc453b8cb84a.jpg

现如今,全球化浪潮越发强烈,重视教育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行的,但在1000多年前的世界,教育的目的却各不相同。

同时期西方的强办学机构主要是教会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宗教信仰的强化,并不以学习科学和文化等世俗需要作为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习文法是为了熟悉语法,学习修辞是为了培养口才,学习辩证是为了打击邪教,整个学校教会都是为了宗教而服务。

与西方不同,唐代的学校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学校是为最高掌权者培养人才的机构,学习是为了做官,双方互惠互利。

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政治长期处于黑暗,道路毁坏,商业消亡,经济衰落,文化低落。而基督教作为当时西方最主流的教派,其盲目、封闭和禁欲的特点导致西方国家一直固步自封。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上最伟大而辉煌的时代,经济和文化都高度发展。最高掌权者不断地调整国策,建立起了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科技发达、政治清明的强大帝国。

唐太宗在其统治时期曾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彀”指牢笼,圈套。可想而知,当时统治阶级已聚满天下英才,政治体制中人才济济、精英辈出的盛景。

隋开创科举,唐代正是在继承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将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并使之成为随后中国一千多年来始终坚定不移的既定国策。

人人都有书读,勤读书就能有一份有不错的工作,获得更高的生活价值,这种思想直到现代社会也未曾改变。

我们现在一想到唐朝,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应该是李白、杜牧、贺知章等有名的唐朝诗人,和他们流传千年的唐诗佳句,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曾是学校中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一步步成为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

至今在国外华人聚居地仍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代的文化流传范围之广,这得利于学习制度的完善,那些层出不穷的从学校走出的贤臣能士服务于帝国,与统治集团一起将国家一起推向一个国运昌盛、举世瞩目的伟大帝国。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