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阙词”原意为褒义词

责任编辑:zongxin

2024-12-20

来源:本站原创

30621041c8e0a6bd35f6f16215496e34.jpg

“大放阙词”是一个成语,指夸夸其谈,大发谬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不过,这个成语最早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这个成语出自韩愈所写的《祭柳子厚文》。柳子厚即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的散文丰富多彩,是公认的散文大家。

他死后第二年,韩愈为他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这样两句:“玉佩琼琚,大放厥词。”玉佩和琼琚都是古人佩戴的玉制装饰品,韩愈用这两种精美的玉器来比喻柳宗元的文章。“厥”是代词,他的,“大放阙词”意思就是柳宗元的文采斑斓、铺陈华丽的辞藻。

明代名臣刘伯温为宋景濂文集写的序言能够更清楚地看出“大放阙词”的语义:“先生分之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

那么,“大放厥辞”是什么时候变成贬义的?可能就在清代了,这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变成“词”字应该也在清代。

清光绪年间成书的《皇朝经世文续编》中,有一章写的是官司诉讼,说有些被告很是奸猾,自以为蒙住了办案人员,于是,“便敢大放厥词,刺刺不休。”到这里,“大放厥词”已经是贬义了,“刺刺不休”就是喋喋不休。

韩愈肯定想不到,千载之后,他一片至诚赞誉故友的词语完全失去本义,变成人所共知的贬义。这可能是由于汉语的特性,一些古代成语的含义逐渐趋于浅显、表面化。

这个对文人的文章极尽赞美之能事的成语,演变到今天,居然变成了一个语感很重的贬义词!真是匪夷所思。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