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舆论的地域性
先秦时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思维习惯,造就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山河湖海的阻隔,交通不便、邦国林立各国为了本国利益设关立卡,导致人们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跨地域的传播交流活动也较少根据传播的接近性原则,只有与身处的社会环境比较接近的事物才能引起传播的渴望。
艺术形态的舆论所表达的公众意见或情绪是相对间接的,但由于带有较强的情感性,因而能够比讯息形态的舆论更深刻地反映一个时期舆论的特征。
我们就以《诗经 国风》中的诗篇来探讨先秦舆论的地域性特点齐国位于山东北部,依山傍海,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经过齐太公“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整治后,形成了齐国特有的重俗轻礼宽阔舒达的风气。
《齐风 东方之日》中描写了女子大胆追求自己的情人,主动跑到心上人家与之幽会,反映了当地奔放热情的民风。《著》描写新娘出嫁时对于自己夫君的绵绵情意,可见当时齐国对于男女婚恋的禁忌是比较少的,是比较自由奔放的。
而在受周礼乐文化影响较深的豳地,人们对于婚姻的程序尤为看重《伐柯》中“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就体现了媒妁之言在男女婚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周人谨守礼节的性格特点。秦国地处西陲,常年与西戎交战,逐渐形成了朴实、勇猛、崇尚武力的民族气质。
同样为爱情诗,《秦风 小戎》以女子的口吻,描绘了丈夫出征的宏伟场面以及对于征战沙场的丈夫的爱慕思念之情。“西戎方强,而征战不休,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闵其君子焉。”
诗中没有流露出过多的闺怨离愁,相反充斥着对车马兵器的详细描绘,全诗透露出秦人尚武善战,慷慨激昂的精神面貌。
可见不同的地域环境对于人们的言行观念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舆论主体的人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因而舆论也带有地域性特征。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