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重农政策
武帝时期,由于地主和官僚的压迫,广大农民的生活却日益贫困,两个阶级之间出现了对立。
在这种局势下,董仲舒在政治、经济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一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二是“古井田法虽难实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
三是“去奴婢,除专杀之威”即禁止主人随意擅杀奴隶。
四是制“度制”,调均贫富。
五、禁止官吏经营工商业与民“争利”,“盐铁皆归于民”武帝用董仲舒“限民名田”之说,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至成、哀时,不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富相差更加悬殊,且由此而造成的社会经济危机和农民起义的风暴也行将来临。
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哀帝即位,师丹辅政,重提限田主张。对于师丹的提议,哀帝表示同意,他说:“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其议限列。”
至于具体的限额,当时的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主张:“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
但由于遭到外戚、贵族的反对而未实行。哀帝限田政策流产之后,土地兼并之害愈演愈烈。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