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士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zongxin

2024-11-28

来源:本站原创

10dfa9ec8a136327166257a88fc259e009fac77c.jpg

唐代道教律法规定了道士必须与常俗世界隔离,驻扎于宫观,不得与普通人或家人同住。根据当时唐朝的法令,玄宗曾下令所有道士都要寓居于宫观。大多数道士在这一时期都选择在宫观内居住,只有极少数遁入山林修行。

尽管他们与家人分离,但仍然维持着联系。这种联系方式包括道士的归省、书信联系以及家人的拜访。道士常常会回家探亲,有不同情况下的归省。

首先是定期的回家探亲,类似于平时的探视。其次,晚年时期的探亲,以满足道士在临终前与家人团聚的愿望。此外,如果家人遇到困境,道士也会返回家中,帮助家人渡过难关。

尽管道士力求脱离尘世,但一些道士在成道之际仍然有父母在世。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父母的探访和供养问题。道士需要定期回家看望父母。如果道士是家中唯一的子女,那么他有责任赡养父母。

有记载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的情况,一位道士待亲于攸县,同时在紫盖峰勤劳耕种,以尽孝道之责,持续了五十年。这表明道士应当坚守与俗隔绝的原则,但仍需赡养父母。如果道士有子女,他也需要对子女进行供养。

一些道士甚至会把子女带到道观中抚养,但与父母相比,他们与子女的联系较少。在其余时间里,道士需要专心修行,以实现家庭与修行两者的平衡。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