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起复的军事原因
“金革夺情”是起复制度的雏形,历朝历代中官员被夺情起复得首要原因就是军事战争的需要,而且不允许官员拒绝,当然这在宋代也不例外,纵观宋代诏令以及官员奏表中均可看到“君子不夺人之亲,为金革之事则无避。”
该句话足以表明在宋代官员起复的重要原因便是金革之事。因此,在宋代众多官员被夺情起复,均是因金革之事而起,但是并不单单指战争,也指缉盗、平定叛乱等,然而在这三者中,战争占据高位。
就宋代而言,与辽、西夏、金等国关系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同三国的战争也频频发生,因此,宋代因军事战争而起复的官员众多,尤其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初年更盛。
有宋一代,凡是因为战事被夺情起复的官员,多是因为边境要地受到外敌威胁,举例来说,宋真宗景德初年,雷有终遭母丧,因契丹南下入侵便被起复;宋神宗熙宁中,吕大忠“令与刘忱使契丹,议伐北地,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
南宋初年时,宋金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战事多发,所以此时地武官多被要诏起复,如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时,金侵扰边境,杨政“母卒,起复,遂帅师趣宝鸡渭水上,以拒敌卫,凡大战起,斩获甚多。”
由上文所述的宋代起复政策来看,在边防要地的武臣基本上是无法终丧的,能够丁忧的官员也寥寥无几,大多数被夺情起复,以备边患。
但是因战事被起复的文官在宋代也是有的,众所周知,宋代重文抑武,朝官知州、知县,很多地方长官均有文官担任,所以文官因战事被起也不足为奇。
例如真宗天禧年间,枢密直学士、给事中、知并州马元方遭母丧,需丁忧持服,但被诏“即日起复,仍给假半月往潞州奔丧。以元方任边郡,故不俟等卒哭而夺情焉。”
另外,边境地区虽然并不是一直有战乱冲突,但为防外敌以及解决边境时而发生的摩擦,在矛盾缓和期,边境地区的官员仍不能丁忧守制,依然会被帝王施以夺情。
宋代除了时有外患,也时常面临内忧,盗贼、叛乱似起,所以,除了战争而起的,因叛乱、盗贼兴起被夺情的官员也同样存在。
由以上可知,宋代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均有可能因金革之事被施以起复,这也是其不同于前代之处。而金革夺情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官员平定叛乱、缉拿盗贼也隶属于军事起复的范围。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