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祈雨:土龙祈雨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7

来源:本站原创

71d5e4c6fab277a2a9127657493b8a35.jpg

在诸多祈雨活动中,龙的形象出现得最为普遍。

一方面龙是中国人精神层面的象征,历来受到崇拜;另一方面,龙在传说中具有上天入地、呼风唤雨的本领,因而成为大众祈雨的对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记载以龙作为雩祭的方法是筑土龙祈雨。

王充在《论衡·龙虚》中提到:“董仲舒雩祭之法,设土龙以为感也。”根据出土文物的考察来推测,“土龙祈雨”的活动大约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这种活动应该是上层阶级郑重的仪式。

“土龙祈雨”的形式及内容,大致是用土方筑成龙的形态,并布下法阵,然后通过巫祷来祈求降雨的法事。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土龙祈雨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在各种民间祈雨仪式。其中,龙舞比较常见,有扎泥龙的,有舞草龙的。

根据中国五行规律,遇上不同时节的旱灾就要用相应形式的龙舞来祈雨。

古籍《神农求雨书》曰:“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

被奉为祈雨圣物的龙究竟是什么来历呢?据前人考证,是来源于上古神兽应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帮助黄帝赢得逐鹿之战的应龙,因杀戮过重,不得上天庭,下凡居南极。如果在大旱时节模拟出应龙的形态,就能天降大雨。

自古相传,应龙皆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楚辞·天问》记载:“河海应龙,何画何历?”又有《太平广记》记载:“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

可见应龙是一种能够掌控水的神兽,因此晋代郭璞评述《山海经》中应龙时得出这样的结论:“今之土龙,本此,气应则自然冥感,非人所能为也。”

即是说,祈雨中所堆砌的土龙,其实是上古应龙的形象。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