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贪恋权位不择手段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9

来源:本站原创

48c9f64d575dda1b15ca98a961d2c9d3.jpg

明代朝廷对于官员的出身非常看重,而张居正本身出身于一个低微贫穷的家庭,为了能够追求功名利禄,挣脱环境的束缚,当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张居正采取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卑劣手段。

张居正是嘉靖26年的进士,和状元李春芳同年,刚进入仕途的时候,张居正只是不入流的小官,隆庆元年担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而这个大学士的位置,是由他的老师徐阶引荐得来的。

徐阶是嘉靖和隆庆两朝的政坛领袖,后来张居正在给徐家的儿子的信中提出“徒受太翁老师厚恩,未有已报”,就表达出了张居正对于老师徐阶引荐他进入内阁的感激之情。

但当时张居正所在内阁大臣当中还有李春芳、郭朴、高拱等人,而张居正处于内阁的最后一位,这在张居正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阴影。

如果想继续向上爬,就必须要越过前面几位,才能得到内阁首辅的重要位置,此时只能和当时权力非常大的宦官和后宫结盟。

于是当时的大宦官冯保,就成了张居正首要巴结的对象,但这在传统文化下的文人士大夫看来,与宦官勾结,是非常卑劣和见不得人的手段,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但张居正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择手段也要当上内阁首辅,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夙愿。

但冯保的大权和当时的万历母亲慈圣李太后联系在一起,所以如果想要实现自己改革的愿望,就必须得到李太后的支持和赞助。

虽然最后慈圣李太后对张居正非常信任,给予他改革朝政的大权,对其言听计从,但由于张居正得来的相位非常不正,所以在他去世之后,遭到了当时政敌的诋毁和反对,使他多年改革的成果毁于一旦。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