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邮政:中央直管,制度规范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8

来源:本站原创

54272fc72cf278041dc529ccc2a545a7.jpg

宋代时期的邮驿事业的发展其实就与现代的快递或者物流非常的相似,并且宋代时期的递铺相对于现代物流来说,在体系和法律法规方面也是毫不逊色的。

北宋的邮驿类型,《梦溪笔谈》里曾经记载过:“可分为步递、马递和急脚递三种。”步递就是步行,它是古代邮驿的基础,速度也是这三种当中最慢的,但成本低廉,适合在偏远地区或道路崎岖的山区。

马递顾名思义就是人骑马传递,主要用来传递比较重要的且时间要求急的公文,由于马匹的速度快,一般规定一天最少要赶三百里路。

而最后一种就是急脚递,采用轻骑接力、昼夜兼程的传递办法,是速度最快的传递方式,要求能够日行四百里,宋熙宁年间甚至还出现过金字牌急脚递,要求速度达到日行五百余里,这种形式主要用来传递朝廷紧急文书或者边关紧急战报。

其实单单从规模上来看,宋代的邮政业务范围并不如唐代扬威于四海,北宋时期由于重文轻武的大环境,先后在战争中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权,又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养马地,势力范围大不如前,邮政也因此受到影响。

不过在管理上,宋代是邮驿事业走向军事化的开端。

对于宋代来说,邮政事业一定要掌握在中央的手里才能保证自己的政权稳固,自北宋开始,内部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现象早已经让宋廷应接不暇,更不要提外部大辽与金的虎视眈眈,如此一来,宋代邮政事业正式归于中央管辖。

同时,为了防止一权独大独断专行,宋代的邮驿事业是由兵部及枢密院共同监管的,驿站里所有的吃穿用度,都要靠上面拨款。兵部管人,枢密院管马,誓要将专权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再来看人员上,普通的驿夫变成了兵卒。之所以会变成专门的士兵,还是要得益于宋代的军事状况和邮政事业的发展。

宋代的战争发生次数非常频繁,战场上所用的战报,军令以及其他的战争物资等就都需要运送,从边疆往朝廷送,一般士兵即可;若要是从朝廷往边疆送,更是需要有胆识有功夫的士兵。

抛开长途跋涉不谈,战争动荡,路上的情况难以预料,只有合格的“驿夫”才能完成任务。

同时在事业范围上来看,宋代的驿站的职能扩大了,宋代的驿站不再只供驿夫休息,官员巡访和出差,都可以住到驿站,可以短暂休息也可以作为出差巡访期间的下榻之处;而信件往来上也扩大了范围,除了军事文件之外,官员家书也可代为传递。

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指的就是驿站的代传,在时效上,宋代的驿站也有了一定的业务区分。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