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送秋波”为何是指眉目传情?
现在把男女之间用眼神传达爱之情叫做“暗送秋波”,这个成语的意思变得宽泛了,因为“秋波”本来专指女人的眼波,男人挤眉弄眼如果也称作“秋波”就会让人笑掉大牙。
为什么要用“秋来形容女人的眼波呢?这是因为秋天的时候天空高远,所谓“秋高气爽”,秋风吹拂着水面,水中涟漪荡漾,清澈无比。这样的水被称作“秋水”,“秋水“清澈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一眼望到底,是为“望穿秋水”。因此,古人就用“秋水”“秋波”来比喻女人清澈明亮又流转荡漾的眼波。这一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
“秋波”又称“横波”。李善注解道:“横波,言目斜视,如水之横流也“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美女看人不会一直盯着着,尤其是看帅哥的时候更要看一眼再旁视一眼,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审美,这传统文化要求女子含蓄有关。其实“横波”很厉害,横着横着就把帅哥全身上下全都打量完了,“横波”相对的就叫“纵目”,纵目远眺一定要集中眼睛的注意力,盯着远处的一个方向看,否则根本就看不清楚。
“秋水”比“秋波”的出现早得多,《庄子》中就有一篇《秋水》不过那是形容自然界的秋水。最早使用“秋波”一词的应该是那位著名的词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了,李煜在写给小周后的情书《菩萨蛮》中吟咏道:“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这是把“秋波”和“横波”一起用了。
白居易在《筝》一诗中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李贺《唐几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文学作品中至此开始大量使用“秋水”“秋波”这些意象了。
晋代有位名士叫谢鲲,字幼舆,邻居高氏家里有位美女,谢鲲常常去挑逗她。有一次,该美女正在织布,谢鲲又来说俏皮话,该美女随手把织布的梭子向谢照扔去,谢鲲的两颗门牙应声而落,别人嘲笑他,谢鲲傲然说道:“掉了两颗门牙算什么!一点儿不影响我接着奏乐接着舞”苏东坡把这个典故写进了《百步洪》一诗,其中两句是:“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这是说想让美女“回秋波”而不能如愿。
“回秋波”最有名,而且最终如以偿的就是《西厢记》中的张生了:“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这段描写太有名了,以至于崔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成为中国爱情史上最著名的秋波事件,影响所及,清代人徐在《美人》中把它作为美人七项“韵”标准的压卷选项,这七项“韵”的标准是:“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云和是弦乐器),歌余舞倦时,嫣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
不过,今天把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称作“暗送秋波”,未免大煞风景了。
![](https://wkfile.kuaibaike.com/m/images/fh.png)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