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火器技术:捅破黑暗,觉者以“炸墙”为己任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9

来源:本站原创

f66ffa11c68d3479f0ce2f4292f9d24f.jpg

在明朝大举“筑墙以维稳,降智保平安”之时,西方正处于封建割据的战火之中,野心勃勃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同样是出于“争天下”的信念,渴望寻找一种威力巨大的火炮炸开拜占庭帝国的国门。

这与铸炮技术高超、又想搞点事情的的青年才俊乌尔班一拍即合,1453年,穆哈默德二世使用作者同名武器“乌尔班巨炮”粉碎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据记载,其炮身长5米多,重量约17吨,石弹重达1500磅。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道墙,是一门大炮炸不开的,如果炸不开,就把炮造得再大一点。

罗马帝国坍塌之后,分裂和战争成为了欧洲的主旋律,对老百姓而言,这自然是苦不堪言的,但从军事发展的角度而言,这却成为了火器技术和运用形式革新的有力助推器。

而“炸墙”之战不仅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发生于新兴资产阶级与守旧的封建贵族之间。

资本主义萌芽致使制造火器不再是官办工厂的专利,新兴资产阶级冲破了封建贵族筑起的壁垒,加入角逐之中,进入到市场竞争中的不光是火器,还有千千万万种商品,“逐利”驱使着技术的改良与换代,进而推动了欧洲基础科学的发展,自然地,军事技术也在基础科学的加持下突飞猛进。

当代表着多数人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智慧参与到这场军备竞赛中时,弯道超车几乎成为了定局。

到了15世纪中期,欧洲的火器便已反超明王朝,处于世界的前列。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