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保民”戚继光:边防力量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08

来源:本站原创

0368717f33d7732c09ef3d68f5d45df4.jpg

好的兵器,强壮的士兵,这让戚继光手下的军队更加强大,更加规范,更像是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处理在战斗中十分厉害,在思想上,也同样学习了戚继光保家卫国的军人价值观,在战场上,他们永远是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守候身后家庭的勇士。

军队力量除外,边防力量也不可少,我们所熟知的万里长城其中也有戚继光的影子,最初的万里长城本就是用来抵御外敌的,它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军事武器。

戚继光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被派遣修建长城过程中,戚继光在很多地方加修障墙、支墙、挡马墙,把建筑材料全部更换为更加坚固的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使长城构筑牢固、布局更加严谨。

另外在长城的高处建敌楼,低处加高墙,充分采用“因地制宜,用险制塞”思想,让长城在面对外敌来犯时可以做到可攻可守,加强我国边防力量。

明朝时,我国的战略环境已经从陆地转移到海面,而我国的海防力量一直以来都十分微弱,戚继光看到了这一面,开始积极转化改革军事部队,加强海上作战能力,使得明军的战斗力有了显著的加强。

但戚继光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英雄,他的思想随着他的离开而消失,后来的统治者也没有意识到我国的海防实力需要不断加强,不能停滞不前,这才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

后来,虽然戚继光官职被罢免,没有继续上战场杀敌,但戚继光将多年来的作战经验和练兵之本归纳总结,最后撰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供后人学习研究的兵书。

戚继光在军事上的造诣极高,他对于士兵的培养,关于武器装备的改革,结合使用火器冷兵器,长枪短枪,近战远战的处理,都体现了戚继光本人的军事智慧。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