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集权的宋仁宗:与太后博弈
刘太后,名刘娥,北宋第一位摄政太后。话说刘娥之所以能够参政,这其实还是有一段故事的,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
古时候,自来便是子嗣为大,尤其是在佳丽三千的后宫,就连出生的先后顺序都有可能决定皇子公主们的一生。
刘娥,作为这后宫中的一员,虽饱受真宗偏爱,但要想在后宫之中稳坐,若无一儿半女傍身,接真宗之位,等真宗离开之日,必会处处受限,毕竟,在享受帝王宠爱的同时,卖唱出身的刘娥早已被众大臣虎视眈眈。
只可惜,刘娥的肚子并不争气,于是她便想到了一个法子,这就是民间传说和戏剧名段《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缘由,宋仁宗尚在襁褓就被刘太后夺为己子,由杨淑妃抚育。
北宋乾兴元年,宋真宗病重,临终前,拟下遗诏:“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
“乾兴元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
于是,宋朝最大的权力便掌握在了刘太后手中,毕竟不论是从真宗遗诏,还是赵祯当时的年纪谋略来说,都是不适合手执大权的。
刘太后垂帘听政之初,曾说:“候上春秋长,即当还政。”现在想来,这大概也不过是她当初为了稳定大臣随口一说,毕竟在此后十年多的岁月中,她无视宋仁宗年岁渐长,迟迟不肯还政,其本意无非就是想要:“持魁柄屹于老死而后释”。
宋仁宗年少还好,越是年长,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朝中大臣,都希望她能尽早放权,结束这荒唐的“共治”之局,但刘太后或是不予治理,或是贬出朝廷,宋仁宗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终,明道二年,刘太后崩,宋仁宗也已24岁,已经可以独立处理朝中事物,但要想彻底掌握朝政,首先就得清除太后余威。
首先他更换了朝中的宰辅,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想在朝中具有极大威严,有一帮信服自己的臣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于是,罢免了宰相吕夷简,参知政事晏殊,陈尧佐等一系列刘皇后的亲信,升张士逊为首相,任工部尚书李迪为相,王随为参知政事,又先后将那些被太后罢免的人召回,为自己所用,至此,朝中绝大部分大臣都以能为宋仁宗所用。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