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压南蛮孔明公民族歧视
诸葛亮对待南中的基本政策,就是以大汉民族主义为中心,重用南中大姓而压制南中的少数民族,分化南中的蛮夷和汉族势力,将南中的汉族大姓和西南的少数民族酋长区别对待。
这样自然引起了西南少数民族部落的不满和反抗。
第一点表现就是大力扶植南中汉族大姓,并且将其纳入到蜀汉的官僚体系当中,使其成为蜀汉政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收齐俊杰,建宁窜习猪蹄,梦妍及货,围观属习观,致领军演辅汉将军或御史中丞。”而对各少数民族的酋长及其首领相当疏远,不把他们纳入到蜀汉的政权当中,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密切程度远远不如南中的汉族大姓。
第二点表现就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上的剥削压迫,大力征收赋税,以便充实蜀汉政权的物质力量。
《华阳国志》记载,“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三国志.蜀书.李恢传》记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是费用不乏。”
在《三国志.蜀书.张嶷传》中还记载了一件比较极端的事件,就是蜀军大将张嶷为了夺取台登的盐田的物资,绞杀了当地少数民族族的首领狼岑。
虽然这样做大大充实了蜀汉政权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力量,但也大大增加了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压力。
据《三国志》记载,大臣谯周在反对后主刘禅逃往南中的奏章中,讲到“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仇怨,以此患国之人也。”
从谯周的奏疏当中可以看出,蜀汉政权不仅真的对南中地区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和剥削,而且给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破坏了蜀汉政权境内的各民族团结。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