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进入圆明园的强盗:满汉穷人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09

来源:本站原创

2e08b74024765f0f7aad3c5530643030.jpg

17世纪中,满族夺取中原政权后,建立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渔猎和农耕生活,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

于是,从康熙初年,康熙皇帝便下令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这就是后来的圆明园。直到1860年十月,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在世界引发轩然大波。毫无疑问的是,英法联军是这场惊天劫案中的罪魁祸首。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批进入圆明园进行劫掠的强盗,并不是这些来自海外的洋人,而是住在京城里的汉人!

“敌兵未到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王闿运的这句诗讲的有些隐晦,既然敌兵还没杀来,为何骊山(指代京城)就已燃起了大火?

好在这首诗另有注释,可供答疑解惑:“夷人入京,遂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这起事件发生时,王闿运刚刚跻身仕途,在户部尚书的幕府中担任幕宾。王闿运在京城的人脉比较广,所以获取消息的渠道也比较多。

根据这首诗的说法,当时英法联军还没有进入圆明园,这里就已经遭到土著的洗劫。最先沦为盗匪的,反倒是土生土长的满汉穷人!

这一说法可谓兹事体大,不可胡说,所以必须要找到佐证才可论定。《花随人圣庵摭忆》的作者支持了王闿运的说法,并给出了“此说大致不谬”的肯定。之所以黄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参考了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