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喜欢收义子?一桩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一)
不知各位对《隋唐演义》中的靠山王杨林是否了解,笔者对此人的印象不多,唯独记得他喜欢收干儿子。
只要杨林遇到年轻俊杰,不论是武艺过人还是谋略出众的,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将其收为义子,以至于到了后来他足足收了十三个干儿子,是为“十三太保”。
去过关帝庙的朋友都知道,在关公的造像后,还有两尊造像,他们分别是忠心耿耿的周仓,和关二爷的干儿子关平。元末农民起义,各路义军逐鹿中原。当时各路义军的统帅,都有个非常奇葩的习惯,那就是像隋唐时期的杨林一样收干儿子。
朱元璋在平定江山的过程中,收了不少干儿子,其中被载入史册的就有十多人,如沐英、李文忠、平安、何文辉、朱文刚、朱文逊、徐司马、真童、金刚奴等。在朱元璋的所有干儿子中,最出名的要属李文忠和沐英二人。
朱元璋从庙里出来造反,做的是杀头的买卖。朱元璋的爹妈死得早,而其他的家人又因朱元璋落魄无法顾及,所以朱元璋举事早期,他的亲情观念非常淡薄。在天灾与人祸交织的年代,朱元璋的兄弟姐妹早都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与朱元璋也来往不多,至少史料中并未记载朱元璋举事时他家人的去向。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