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父子关系
以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能成为理想中的圣人,只要每个人都能遵照“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原则约束自己,就能让社会成为尧舜之世。因此,儒家一再主张“教化”,对世人抱有强烈的道德期待。
相比之下,法家的思想就有些令人脊背发寒了。
且看韩非子是如何看待父子关系的。
若一对贫民父母生下儿子,邻里街坊都会杳然而至,相互道贺。若这对贫民父母生下女儿,则多半要将这赔钱货溺死。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父母的骨肉,但为什么生了儿子就要弹冠相庆,生了女儿就将其扼杀呢?
这完全是因为这对父母所考虑的并非人情,而是利益。因为,儿子能为家庭带来长久的利益,传续香火;女儿则只能是“赔钱货”,将来嫁入外姓脱离族籍。因此,连父母对子女,都抱有这种利益观念,更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君臣呢?
韩非子的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单纯用这种利用或者利益交换的关系来解释所有的人际关系,那是不可以的。
这就是法家的一个特点。
过分的关注利益,而忽略了情感、仁义、仁爱这些看似虚的东西。
这种事虽然放到现在来看纯属天方夜谭,但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韩非子所举的例子不可谓不贴切。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