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道路交通,呈怎样的分布?(三)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15

来源:本站原创

18ef554c993b07d65b39c84e3c4a71b5.jpg

“交通”一词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概念。现在的中国交通四通八达,海陆空运输便利,活在当下的我们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惠利。

不过,在先秦时期,古代的交通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东周时期的各国诸侯都致力于修建盘根错节的交通网络,用于服务商贸、战争和外交。在韩国以南,靠近黄河北岸的地方,韩人修建了一条名为武遂的午道,这条午道途经韩国,连通了黄河南北地区。在这座午道上,韩人修建了数座关隘,这样既为黄河沿线提供了防御工事,又为韩国治理黄河流域提供了支持。

南方地区想要抵达韩国平阳,必须要经过这条午道。北方的百姓想要南渡黄河,亦要走武遂这条路。因为,当时的韩国就在周天子的都城左近,所以诸侯在联络周天子时,势必会经过武遂午道。这种情况,有点像日本战国时期的“上京”。显然,韩国凭借这条交通要道,获取了数不清的利益。

在武遂西方,还有一条名为成皋的午道,这条午道沿着黄河一路向北,直通函谷关。列国合纵讨伐秦国时,这条成皋午道是必经之路。而在南方南阳盆地与伏牛山的交界处,则有一条名为夏路的午道。这条午道便是楚国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东周时期列国讨伐楚国时,亦会走这条夏路。

《史记》有云:“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秦皇嬴政一统中原之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打造了若干条秦直道,这种道路在当时而言相当于高速公路。之后,这项利在千秋的工程,为汉朝匈奴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