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朱棣的“阅兵”:威震四方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10

来源:本站原创

189e6ecb453b9aaecbd38e17c257c28b.jpg

参加阅兵仪式的明军共计十万人,这十万士兵无不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中的精锐。骑兵摆开两军对垒的阵势,进行操练,向外国使团展示了迂回包抄、步骑合击等战术。为了丰富阅兵的内容,朱棣还从西南地区调来土狼兵、白杆兵,操练了弩手射击、长枪刺杀等军事科目。显然,对于中、西亚的使者来说,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他们惊掉了下巴,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立国未久的大明王朝竟有如此恐怖的军事实力。

然而,更让使者们感到惊讶的是,朱棣还向他们展现了明朝的火器。在军官的命令下,神机营的士兵排成一列,依次操练了火力极强的火炮“虎威炮”、骑兵专用的火器“火龙枪”、步兵的火器“安南铳”、世界上最早的火箭炮“一窝蜂”、喷射火焰的战车“火龙车”等,这些“高科技”武器让各国使臣叹为观止。为了让使臣们加深印象,这场“狩猎”总共持续了一个月。阅兵结束后,朱棣别有用心地将使团召入土木堡,询问他们亲临“狩猎”的感受。

这一次,不可一世的帖木儿国使者竟一改此前的高傲态度,带头向朱棣磕头,“叩首触地”,将“我国无此风俗”抛诸脑后。帖木儿使臣换上一副谄谀的嘴脸,向朱棣献上了早年帖木儿的“御用坐骑”,并称这是帖木儿人对大明“最崇高的敬意”。

这一场“狩猎”,取得了朱棣预期的效果。实地观礼的使臣来自二十七个国家,这些使臣在回到祖国后,大明的军威之盛立即传遍了中、西亚,在诸国掀起轩然大波。从这以后,中、西亚国家始终保持着与明朝的友好关系,双方的外交关系一直持续到明末。光是帖木儿帝国,就先后六十次派遣使者出使明朝,巩固外交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帖木儿副使盖苏耶丁在回忆这次的“中国行”时说道:“我必须承认,大帝未能完成东征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连帖木儿使者都觉得,若帖木儿没有死在东征的路上,一定会败在大明手中,一世英名尽毁。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