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和孙武是同一人?转危为安
全天下的诸侯都在担心魏国会不会危及自己的领土,他们也深刻意识到鬼谷子弟子的可怕,所以当听说孙膑下山后,有不少国家想要将孙膑收入麾下,其实就是想要通过孙膑来制衡庞涓,不让魏国一家独大而已。
可惜当时的孙膑忠厚老实,自以为师兄弟庞涓会给自己提供便利,便心甘情愿投靠了同门,谁知庞涓竟会如此对待自己,心如死灰的孙膑为了苟活性命,不得不装疯卖傻,希望有一天能逃脱魏国的监视。
恰巧有一天,齐国使臣出使魏国国都大梁,孙膑找到机会与使臣有了接触,齐国使臣被孙膑的才华所打动,冒险将其带离了大梁,自此孙膑终于逃脱了虎口。
此时的齐国内部也不安生,齐国的相国邹忌和田忌很不对付,而孙膑投靠的正是田忌,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也是出自此时,这也是孙膑的杰作。
总之齐国有了孙膑之后,一直想要和魏国正面较量,终于有一天,魏国再度用兵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孙膑的肩膀上,于是,“天下三大阳谋”之一的围魏救赵出现。
原本庞涓能够顺利灭掉赵国,可孙膑另辟蹊径围了魏国国都大梁,致使魏惠王急不可耐地要把庞涓召回来勤王,有一定军事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在那个年代,如果想要围城的话,任凭一个人再武艺高超,也不可能突围而去。
显然,孙膑的用意并非要攻下大梁,否则也不会把通风报信的人放走,作为同门的庞涓,自然也看出的孙膑的计策,“围魏”并非孙膑的本意,其本意是“救赵”。
可庞涓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魏国给的,即便他赌孙膑不敢攻破大梁,但天下人怎么看?就算他攻下赵国,再翻身回师赶退孙膑,魏国国军和贵族们又会怎么看?翻来覆去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放弃赵国,回去勤王。
所谓“阳谋”,就是指明着告诉你我要干什么,但你又不可能不中计,庞涓只好率领轻骑先赶往大梁,其余部队随后跟上,只是他也没有料到,孙膑除了围了大梁以外,还分兵埋伏在他赶来的途中。
庞涓猝不及防,被齐军生擒,好在孙膑尚念同门情谊,没有对庞涓痛下杀手,等到魏国与赵国达成和解,便将庞涓送回了魏国。
经过此事,庞涓愈发后悔当时没有杀掉孙膑,同时孙膑的名号也逐渐响亮起来。
庞涓并没有因孙膑的宽宏大量而心存感激,反而要寻找机会一雪被俘虏的耻辱,可是韩、赵、魏三家领土犬牙交错,只有彻底灭掉另外两国,才能真正开始魏国的大业。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