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千年的“使用牙刷刷牙史”:相当重视
在医生中,工作最轻松也最赚钱的无疑是牙医了。从牙齿医学的流行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人已经懂得了牙齿保健的重要性。
实际上,关于牙齿健康,我国古代就已有一套完善的医疗体制。
《诗经》里在描述美女牙齿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就是“齿如瓠犀”,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健康美观的牙齿要像葫芦籽一样既洁白又整齐。至于那些不符合大众审美的牙齿,则会被称为“龃龉”。
在古汉语中,“龃”的意思是咬合不齐,我们常说的“地包天”和“天包地”就属于这种情况。而“龉”则代表排列不齐或不平整,若牙齿有缺失或缺口,如豁牙等,便会被称为“龉”。不论是龃还是龉,在古代都被视作病态。
从这里不难看出,古人是相当重视牙齿健康的。既然如此,那么,古代没有塑料牙刷,古人是如何刷牙的呢?
唐朝最常见的刷牙用具就是杨柳枝,当时的人们将摘下来的杨柳枝泡在清水里,需要刷牙时便将杨柳枝咬开,用杨柳枝的纤维清洁牙齿。在古汉语中有“晨嚼齿木”一语,说的就是古人用杨柳枝刷牙的情况。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一处辽代古墓中发现了一千年前的牙刷柄,由此可见,中国人起码有一千年的“使用牙刷刷牙史”。虽说,当时还没有塑料这种材料,但人们已开始尝试使用骨头、木头制作牙刷。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