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奠定华夏的基础:功过千秋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关于“长城无用论”的论调,持此观点的历史爱好者认为,长城是一种劳民伤财的防御工事,于国土防御而言作用微乎其微。我认为这是一种谬误,长城虽无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但却能起到其他辅助作用。
长城让中原的人们安心不少,它就像是中原的守护者,帮助咱们挡住那些游牧民族的侵犯。如果没有长城这堵防护墙,那些游牧民族岂不是可以轻松闯入中原,随便抢掠了吗?所以说,长城的存在真的很重要,它让中原的人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因此,长城所具备的绝不止是象征性作用。
之所以古代修建长城的统治者大多会遭到后世诟病,主要原因在于长城所起到的作用属“防患于未然”,其效果并不显而易见。而且,用大量人力物力所修建出来的长城,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工程,时人很难理解这种工程会为当代带来怎样的福利。
因此,古人(尤其是贫苦阶层)对于修建长城大多持有反对态度,因此,还诞生了“孟姜女”等有关长城的悲剧故事。总的来说,长城绝非无用工程。仅我们今天介绍的汉代长城,就为汉代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更是奠定了今天华夏的基础。
推动历史发展的,往往就是那些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长城就是这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被迫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尽管如今的长城更具观赏价值,但我们不能否认古代长城的辉煌历史和巨大贡献。它曾经保卫了我们的国家,也见证了民族的辉煌与沧桑。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文化价值上,古代长城都堪称功过千秋。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