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太平道”:三国时代的起源
那么,为什么张角的军队被称作“黄巾军”呢?
这自然与太平道信徒的穿着有关,古汉语将头颅称作“天”,例如:刑天就是枭首的意思,而“黄”则有两层含义:
一是太平道所信奉的黄天;
二是信众头巾的颜色。
在举事之初,这支军队烧毁官府,杀掉地方官吏,策动贫民,像滚雪球一样于冀州一带迅速兴起。短短的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的太平道信徒纷纷响应号召,杀官造反。然而,因为这支军队缺乏统帅型人才,且参与起义的大多是乌合之众,所以黄巾军逐渐演变为四处烧杀淫掠的流寇,对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隐患。
由于,黄巾军不仅站在统治阶层的对立面,还威胁到了地主的利益,所以黄巾军迅速沦为众矢之的,成为官兵和地方武装联合绞杀的对象。在黄巾起义中期,张角病逝,群龙无首的黄巾军遭到官兵和地方军的剿杀。不过,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时有义军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兴兵作乱,黄巾贼也成了顽固的社会问题。
例如,公元188年黄巾军再次起义,全国黄巾余党群起而响应。虽然,这次黄巾起义的声势根本无法与第一次起义同日而语,却仍令汉室无比头痛。为了彻底剿灭黄巾军,汉灵帝接受了太常的建议,将刺史改为州牧,让地方重臣拥有兵权。此举虽然让黄巾军的发展趋势受到扼制并逐渐消弭,但却让地方军拥兵自重。
随着地方军阀割据中原,东汉灭亡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黄巾之乱既是东汉灭亡的导火索,亦是三国时代的起源。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