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次翻盘机会:陈新甲
皇太极深知,灭亡明王朝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此时,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非常猖獗,为了剿灭流贼,明王朝不得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既然如此,何不让明军和流贼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使清军从中渔利呢?
出于这样的考虑,皇太极盛情款待了陈新甲派来的使臣,并在议和条约上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他向崇祯帝表示,自己愿意释放一部分俘虏,以表诚意。而作为交换,明王朝方面应当购买一批清王朝的特产。此后,明、清两国互称兄弟,彼此之间友好共处。
平心而论,皇太极的要求并不过分。清军在两国边境向来以抢掠为生,犯下的罪行不知道有多少。明军派兵前去抵御,耗费巨额的军费不说,还经常损兵折将。如果能够以金钱的方式来换取和平,明朝方面是求之不得的。
更何况,皇太极要的钱并不多,还是打着贸易的幌子。以这样的方式来议和,明王朝面子上也不至于太难看。马绍愉将清廷的意见反复看了看,感觉此事可行,于是,就将皇太极的要求写在了一封密信中,然后,派人火速呈递给陈新甲。
看了密信,陈新甲非常兴奋。他不顾疲累,赶忙找来纸笔,准备给崇祯帝汇报这件事。但是,陈新甲只顾着高兴,忘了议和之事应该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看完之后,他并没有把密信藏起来,而是随手放在了自己的几案上。
真是无巧不成书,陈新甲的书童来到屋里,恰好看到这封密信。书童不知道议和之事,也不知道这封密信的内容,还以为是普通的信件。像往常那样,他拿着书信公开让人抄写。很快,朝廷要与满清议和的事情传遍了整个京城。
等到陈新甲发现密信泄露的时候,大臣们弹劾他的奏章早已堆在了崇祯帝的面前。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