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忌惮关羽?(三)
其实,诸葛亮何尝不想换人?但这些话他怎么对刘备说出口?
尽管诸葛亮留了许多后手,但关羽的“主观能动性”非常强。关羽一味地遵从主观意识,最终导致腹背受敌的场面。后面是势如猛虎的曹军,前面是张牙舞爪的吴军。关羽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根本没有回环的余地。他一死了之,成就千古美名,倒霉的还不是刘备?关羽此举,无疑是将刘备架在火上烤。刘备想要顾全大局,就得维护孙刘联盟,而不能替二弟复仇。不复仇,就会违背誓言,成为弃义的小人。
面对这一抉择,刘备只能选择义气。也许,向孙吴复仇之初,演戏的成分比较大。可惜的是,蜀军高歌猛进,让刘备逐渐进入了复仇者的角色,甚至产生了离开军师也能打赢吴国的错觉。结果显而易见,自悟的刘备钻了牛角尖,被陆逊的奇计设计,惨败而归。
诸葛亮和关羽其实是格格不入的,他们一个缔造了足以与另外两国分庭抗礼的蜀汉,一个间接摧毁了结义兄弟的事业。有诸葛亮,才有孙刘联盟,才有赤壁大胜,才有蜀汉基业。没有关羽,荆州可保,蜀国也不会伤筋动骨大出血,由盛转衰。因此,完全可以说三国之势成于诸葛亮,毁于关云长。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