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背后,不为人知的结局(二)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特色,成语世界展现了中国人丰富的文化遗存。许多成语典故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典故的主人公有怎样的人生境遇。
第二个:孔融让梨
这个成语的知名度恐怕是“成语界”里最高的,几乎所有幼儿德育中都会提到“孔融让梨”的典故。当时让梨的孔融仅有四岁,已经懂得谦让是一种品德,知道将更好的东西让给年长者。
后来,孔融跻身“建安七子”,成了曹操麾下的谋士。虽说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但他的性格却远没有孔圣人稳重。平日里,孔融偶尔会做出些出格之举,他的言行也经常得罪人,没少给他的同事添堵。
曹操早就看孔融不顺眼,想要除掉他。不过,孔融的名气太大,在名士圈里也有一定的号召力,若草率地将其杀掉,难免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决孔融,曹操不得不翻阅孔融所著的作品,从中挑毛病,罗织“文字狱”。功夫不负有心人,曹操终于从孔融的文字中找到一句“父子无恩,母子无爱”,这句话无疑是大逆不道的,曹操成功地找到杀掉孔融的借口,将其以“败伦乱礼”的罪名杀掉了。
平心而论,孔融除了言行失当频繁得罪人之外,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他之所以死在曹操手中,还是因为曹操的心肠太狭小罢了。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