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什么都青睐妓女?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11

来源:本站原创

52a9ba30a0e413d5b720e3d8fbd03d94.jpg

《南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齐武王于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南北朝以前,青楼的意思就与字面一样,是涂着青漆的楼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涂有青漆的楼阁是皇室专属,只有帝王之居有资格喷涂这种颜色的涂料。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是曹魏曹植笔下的名句,这句诗里的青楼是一种非常优雅的称呼,并无妓院之意。到了唐朝,“青楼”逐渐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捣练篇》中就出现了“青楼妇”的描述,说的就是妓女。由于后来的皇宫不再用青漆装点,所以“青楼”本来的意思失去了意义,单纯地成为妓院的别称。

青楼,也就是唐朝以后的风月场所,里面发生的点点滴滴围绕着性欲、爱情、道德展开。显然,青楼的“三要素”与文学世界最经典的三大主题相吻合。在妓女的身上,这三大主题巧妙地聚合在一起,因此古代的文人雅士总是会特别青睐妓女,由此引申出的,便是在封建史上经久不衰的“青楼文学”。

除了古代文学世界的三大经典主题外,古代文人的情怀会寄托在家庭、庙堂、江湖、青楼之中,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围绕这四个场景来创作的。因此若把青楼文学摘除,传统文学大概会缺少韵味。现代文学家曾做出统计,现存的唐诗约有五万首,其中约有两千首与青楼有关,占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卖淫嫖娼这一丑恶现象被现代人深恶痛绝,所以青楼文学也就逐渐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不过,随着近年来妓女产业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妓女重新出现在现代文学中。例如,在近期的《小说选刊》中,就有三篇涉及到风月女子的小说。或许这是一种偶然,但也能间接说明现代作家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