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财政体制:基本的财政制度
明代财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的集中一元制管理,具体表现就是一切以中央为准,由皇帝做主。
在明太祖洪武年间,国家财政管理的各项事务,都由朱元璋亲自来处理并解决,在朱元璋去世后,明朝历代皇帝都遵循着他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整个明朝很少有改变祖宗的成法,除非在特定的情况下稍作改动,而不做根本上的改革。
明朝在中央进行财政问题的管理机构是六部当中的户部,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机构,在处理实际的财政问题上,一切都要听命于皇帝,所以并没有成立掌控财政大权的中央部门。
明代皇室和国家的财政支出和收入,主要靠着太仓库和内库这两个小金库来完成。
明代的财政制度可以分为货币和税收两个方面,明代的货币主要是白银和大明宝钞;明代的税收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农业税又分为夏税和秋粮,这两次税收的起运和留存,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体现。
起运主要用来满足皇室宫廷的日常消费、北京地区官员的工资俸禄、边疆重地驻军的军饷以及其他部门的管理费用;而留存主要用在宗室藩王的俸禄衣食住行、地方各级官员的工资俸禄、在地方卫所驻军士卒的军饷以及地方赈灾和教化所用的费用,这其中财政支出最多的就是宗室藩王的日常消费和工资俸禄。
另外,明朝采取的国家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基本的国家经济活动运作程序,而不是想方设法扩大税收的来源,只是在田赋这一项上固定税收来源。
如果出现了预算不足的问题,那么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会采取节省开支的办法去应付,单纯节流而不开源,甚至还要求军队自给自足,这样导致官员的工资俸禄非常微薄,间接地引发了官府随意摊派职责和任务,以及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行为,危害了明朝的基本统治。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