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和现实的剧本元曲:发展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15

来源:本站原创

为何元曲中会有如此多的爱情题材的作品呢?

一是、需要疏泄心中的不满;

二是、那时的戏曲土壤已经成熟,市井之间对“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兴趣浓厚。

女性的话题,很长一段时间是“隐晦”的,这么一来就极大的满足大家的想象空间,尤其又是个性张扬的追求生活幸福,让大家触摸到了心底的某种欲望。

这里,我再来看看元曲的发展。

元杂剧受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很大,在南戏风靡之时,它也开始走向了成熟,融合其它表演艺术形式,形成了自己“一人主唱”的鲜明特点。“唱”和“说白”密切结合,注重剧本的舞台效果以及角色分工,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戏曲艺术。

元杂剧的剧本不同于宋时的宋杂剧或参军戏,它的取材来自于民间的一些经久传唱的故事,并结合社会现实,如《汉宫秋》,它就属于历史故事剧。当然,不是说历史,而是借助历史人物来说现实。王昭君坚守民族气节,不愿意“忍着主衣裳”苟活。

最终,她脱下这身汉服,来到番汉边界时毅然投江,这明明就是在说君臣的不作为嘛。可以说,这就是元杂剧,它让作者的情思流逸,让整个剧作的内在情绪,在象征化的手法下表达,并且,还不失真实生活的本质。故而,成为了大家最喜欢的一种文艺形式。

据研究,发源于金词的元散曲,产生的年代应是在金元之际。金词中的不少词牌已经出现了曲的特点,吸收了大量北方俚歌,在文学风格上已经趋向于后来的曲。散曲应是胡曲和汉乐结合孕育的一种新的乐曲。历史上,西域道路畅通时,西域音乐同样影响了中原,如:龟兹的音乐,在隋唐的乐制中分量都不低,元曲中的宫调就出于隋唐燕乐。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