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到处立碑的毕沅:一生的起伏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08

来源:本站原创

13b0b9448d6f77e2dfe514c306f3e2b4.jpg

古时,十年寒窗苦,都未必能中个举人。不过,对于毕沅来说,他却是比其他人多了些侥幸,居然事先看过殿试的“考题”。

看他一生成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学问研究。他完成了《续资治通鉴》,还着手《史籍考》。正是由于毕沅对学问的执著,结交了很多文人学士,甚至于,很多名儒都成了他的幕僚,如:著名学者章学诚、孙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受知其门下。

更何况,正是有了这些文人的相助,他才完成了史学和经学方面的多部著作。可见,相较于毕沅在学问上的成就,他在仕途上的作为就显得平淡太多了。想想当初那晚他为何肯抽出时间研读奏折:一方面是恪守做臣子的本分,另一方面他未尝没有将这些工作当做学问来做。

除此之外,毕沅的学问涉及面很广,喜欢金石地理之学。也许,在这位学者看来,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成学问。

只是,就如毕沅一生的起伏,那时读书人可以选择的道路实在太窄了。若是家境好倒也罢了,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忙着自己的学问。若是肩负光耀门庭的重任,哪怕再不适合也得沉浮于仕途。当年,毕沅离开京城到陕西担任巡抚,母亲张藻曾作《训子诗》勉励他:

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