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排兵布阵”:阵型
在春秋战国时期,让各种阵法都有了实践的空间,促进了阵法的不断革新。战车很受地形的制约,若是山区或是水域,基本就无用武之地,这也让步兵一时成为了最有力的作战力量。而且,后来弓弩的发展,让远程作战也具备了杀伤力,使战车毫无优势可言,势必被淘汰。
其实,步兵的阵法在《孙膑兵法》中汇总了10种,包括方阵和雁形阵,其中8种为阵法,火阵和水阵,应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方式。几千年来,阵法一直都在发展之中,并且,随着作战力量的变化而更新换代。
进入战国时,已经出现了骑兵,它们最早出现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后来中原的国家都纷纷采用骑兵部队。尤其是在汉代,汉室和匈奴之间的拉锯,一方面是国力的较量,另一方更是部队装备的竞赛。骑兵不但讲究人的作战力,更对坐骑有着很高的要求。
论阵型,不管是何兵种,大体上说就是正面对决和两侧包抄。而骑兵的速度更快,爆发力更强,往往能在时间上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所以,阵型上更加灵活机动,会根据战场的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当年,铁木真横扫欧亚大地时,拼的就是速度及彪悍的作战风格。
可见,无论哪个时代作战,都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所以,作战的阵型,才会有如此多的种类。其实,真正在战场上,也不可能至始至终就一种阵型,都会根据双方兵力的变化或者战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若是到了近距离交手时那拼的就是狠劲,因为,在混战一片时根本没人考虑阵型一说。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