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后世带来的“黑暗基因”:推崇儒学
汉武帝在学术上推崇儒学,自有他统治上的利用,他不希望看到由于声音过多,导致国内分化严重。因此,从国家的稳定大局上看,汉武帝这么做很有前瞻性。不过,从学术的多元化来看,汉武帝这么做似乎是赶着大家只走一条道。
其实,做任何事都面临取舍。若是回到春秋时代,大家可以践行各自的学术理论,那汉朝极有可能会被分为N个小诸侯国。看看刘邦上位没多久,就开始处理异姓王兄弟,这是为什么呢?目的就是保持权力的绝对集中。所以,为了维护这一点,在思想认识上就得高度统一。
可见,对于这一点汉武帝看得很是明白:他要用学术来筑起这条护城河,这可比动刀动枪管用得多了。然而,有人却说汉武帝为了确定儒学的地位,使中国人的思想越发僵化、退化。再看看后来的人裹小脚、写八股,使整个社会只剩下了迂腐气。但若没有统治者的有意引导,社会会变成这样吗?
其实,学术本身没有政治色彩,只是不同的人用它,就带给了它不同的颜色。所以,分析一个历史事件,既得拿出来单纯论事,也得将其嵌在历史中去综合评价。毕竟,一个王朝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认识,不就是一盘散沙嘛,对于这一点,中国的祖先们很是清楚。再说,那时的社会制度,本就是为了皇家服务的。
而儒学的很多思想都符合这一点才会被选中,这当然也不是儒学的错。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