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皇帝的“猛士”哪个朝代最多?(二)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13

来源:本站原创

336c59dee17a3c75172d6883907d8279.jpg

唐朝还有一个皇帝过着和李世民差不多的日子,每天饱受言官的“摧残”,经常被喷一脸口水,他便是唐穆宗。

当时的言官叫郑覃,也是个直言不讳敢想敢说的贤臣。唐穆宗刚刚登基,郑覃就给新皇帝一个下马威:“陛下刚刚登基,应该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朝政上。然而,陛下却每天只顾着嬉戏,无休无止地饮宴作乐。”这就是在说唐穆宗不务正业,只知道鬼混荒废了朝政。放到商纣王那会,郑覃早就被拖出去油炸了,不过唐朝时期的台谏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皇帝不敢干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于是,唐穆宗被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还得满脸笑容地夸郑覃说得对:“直接指出寡人的缺点,忠也!”

除了言官之外,还有一些敢骂皇帝的猛士。因为他们并未被皇帝赋予台谏的权力,所以他们的骂法比较委婉。像骆宾王、白居易、李商隐这些眼高于顶的文人,也非常喜欢骂皇帝。由于他们无法像言官一样每天出没于朝堂,无法让皇帝听到自己的心声,只能将自己的不满写进文字里。殊不知,文字不但比语言更有杀伤力,还能流传于后世,让皇帝丢脸丢到千年后。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就像鞭子一样,毫不留情地抽向皇帝。

李商隐曾写过首诗,名为《骊山有感》:

“郦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那点隐私被李商隐跃然纸上,连去骊山洗个澡都不得安宁。李商隐也着实胆大,敢把皇帝的私生活拿出来批斗,连“乱伦”这么敏感的话题都不避讳。白居易的做法比李商隐绝多了,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去骊山游玩这件事,他用了长篇大论来论述,写出一部《长恨歌》才罢休。什么“从此君王不早朝”,什么“春从春游夜专夜”,不但要骂李隆基懒政,还要骂李隆基荒政。

白居易于贞观年间及第,在开元时期担任过赞善大夫、忠州刺史。李商隐是开成进士,做过东川节度使判官。两人好歹也算是朝廷命官,竟敢在文字中如此直言不讳,真是猛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史料竟未见统治者惩处这两个胆大包天者。看来,皇帝再糊涂,对文人还是有一定忌惮的。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