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大明的“续命丸”?(三)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10

来源:本站原创

ceed5e78a1b005088995b8c0991899b5.jpg

魏忠贤大势已去,知道自己已无活路,干脆悬梁自尽,一了百了。从这以后,树倒猢狲散,魏忠贤手下的阉党遭到了清算,朱由检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者。魏忠贤就这样死在了朱由检的算计中,成了这场政治风波中的失败者。

然而,此时的崇祯根本没意识到魏忠贤的死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影响,直到十几年后,当他意识到魏忠贤的重要性时,为时已晚。

崇祯十七年三月,朝堂上的气氛十分紧张,不论是朱由检还是文武百官,都被大厦将倾的绝望扼住喉咙,无法呼吸。太监曹化淳站在皇帝身边,长叹道:“如果魏忠贤还活着,事情绝对不会发展到这种境地。”

听完这句话,崇祯若有所思,他终于想通了皇兄在弥留之际为什么要留下那句“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在闯贼兵临城下,大明基业朝不保夕之际,朱由检没把心思放在如何对敌上,竟还有闲心考虑将魏忠贤殓葬。

为什么朱由检会在这种关键时期,否定了自己早年对魏忠贤的处理,重新审视这位权宦的价值呢?

明熹宗临终之际,对朱由检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重用魏忠贤。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明熹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高度肯定了魏忠贤的价值,其中固然有个人私情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明熹宗认识到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时的能力与远见。

魏忠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作出了不少残害忠良的肮脏勾当,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些都不能掩盖魏忠贤的功绩。熊廷弼在辽阳打了败仗,若非魏忠贤力排众议,熊廷弼根本没机会戴罪立功。而孙承宗、赵南星等与魏忠贤有间隙的能臣,也是靠魏忠贤不徇私情而获得了上位的机会。

由此可见,魏忠贤还是心系国家且知人善用的。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