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大明的“续命丸”?(二)
魏忠贤想尽办法引导朱由检成为一个荒淫皇帝,见此计不成,魏忠贤另生一计。
魏忠贤派出自己的心腹太监,坐在宫中手持香炉,让室内充满香气,达到使朱由检精虫上脑的效果。然而,聪明的朱由检再次识破这一伎俩,将小太监赶出皇宫。虽说朱由检屡次识破了阴谋,但他的心里一阵后怕。
既然美人计不能奏效,魏忠贤干脆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试探朱由检的底线。当时,朝中多半大臣都在讨好魏忠贤,甚至在朱由检面前大吹法螺,拍魏忠贤的马屁。某日,魏忠贤写了一篇名为《久抱建祠之愧疏》的奏章,请求朱由检停止为他修建生祠。朱由检的回复中规中矩:“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这种做法非常怀柔,既不得罪魏忠贤,又扼制了满朝文武对魏忠贤的盲目崇拜。
从表面上看,朱由检与他的哥哥一样,放任阉党。然而,只有崇祯自己明白,所有对魏忠贤的恩宠,有朝一日必会加倍讨回。
政治斗争悄然而至,文武百官大多抱着观望的态度,两不相帮,在这场风波中明哲保身。天启七年十月,御史向朱由检弹劾了崔呈秀,却高度赞扬了“厂臣”魏忠贤:“呈秀毫无益于厂臣,而且若厂臣所累。盖厂臣公而呈秀私,厂臣不爱钱而呈秀贪,厂臣尚知为国为民,而呈秀惟知恃权纳贿。”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就是一种“丢车保将”的套路。
崔呈秀是魏忠贤的死党,借着魏忠贤的威势作威作福。崔呈秀的儿子胸无点墨,竟能上榜登科。朱由检不温不火地免去了崔呈秀的官职,将他赶回老家。此时,已有敏锐的官员察觉到,朱由检先发制人,已经开始进攻。于是,那些与魏忠贤有间隙的大臣纷纷上书,向朱由检检举揭发阉党的恶行。
面对铺天盖地的奏章,朱由检仍表现得十分平静,始终不进行下一步动作。这就是朱由检的聪明之处,他之所以按兵不动,一是为了观察朝中究竟有多少反对魏忠贤的大臣,二是担心魏忠贤会鱼死网破。随着“倒魏”来到高潮,朝中的大部分大臣都与魏忠贤撕破脸皮,这股力量已经能够压制阉党。
直至此时,朱由检才认为时机成熟,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不过,朱由检仍未直接惩处魏忠贤,只是命人当堂宣读了弹劾魏忠贤的奏章,给了魏忠贤一个下马威。果不其然,魏忠贤自乱阵脚,“震恐伤魄”。见朝中大多数大臣站在自己的对立面,魏忠贤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戏唱了。为了保住身家性命,魏忠贤不得不递交辞呈,告老还乡。
朱由检的计划,正是让朝臣与魏忠贤“窝里斗”,让魏忠贤方寸大乱。魏忠贤正中下怀,在他离开京城的那一刻,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力网络已土崩瓦解。此时的魏忠贤,已经从大象变成了人人踩踏的蚂蚁,朱由检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其铲除。在整场政治斗争中,朱由检只是不动声色地暗示、诱导朝臣,唯一主动下达的命令就是让锦衣卫将离京的魏忠贤缉拿归案。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