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压根没把司马懿视作同一档次的对手:家中三宝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3-04

来源:本站原创

9bf2538c22c86c577262b5eb49a9b8f4.jpg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诸葛亮压根没把司马懿视作同一档次的对手。

且看诸葛孔明先后给司马仲达送过女子穿的衣物,用“空城计”故弄玄虚羞辱于他,还三番两次在阵前大肆羞辱,搞得司马懿身后的曹军都觉得自己“掉了价”。或许,这些桥段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但艺术创作总是基于现实的,即便有夸张的成分,但大体思路是不变的。

罗贯中那个等级的文人,自然不会不懂这一浅显的道理。

在罗贯中先生的作品中,诸葛亮几乎被捧上了神坛,他笔下的三国英才无一人能与其比肩。相较之下,司马懿的角色就比较尴尬了,被刻画得既阴险又小心眼。

之所以罗贯中会做出这样的安排,自然有文人骨子里的傲骨在作祟,但却又不是完全的艺术创作,而是有建立在生活中的真实依据的。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句民间谚语说得好,丑妻、薄田、破棉袄,是为“家中三宝”。毫无疑问,诸葛亮拥有这家中三宝,所以他的人生自然比司马懿更成功。

诸葛亮躬耕南阳,家里还是有几亩田产的。这一点不但《三国演义》中说得比较明白,连《三国志》中都有记载,应该是史实无疑。

汉灵帝光和四年,诸葛亮生于琅琊郡。由于父母早亡,诸葛亮的童年是跟叔父度过的。黄巾之乱时期,一家老小为了躲避战火来到襄阳。当时关中地区乱成一锅粥,没有任何城市能像襄阳一样为达官显贵、文人士子提供庇护。

史书中并未记载诸葛亮一家在搬家前靠什么谋生,只知道他的叔父带着一家老小迁居到隆中,靠耕地养活一家老小。在乱世之中,农业发展几乎处于停步不前的状况,所以靠耕地发家基本是无稽之谈。

也就是说,诸葛亮一家每年的收成比较有限,勉勉强强吃饱不成问题,攒下巨额财富是不可能的。从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水准来看,这几亩地多半不是租赁而来的,据此分析这几亩田应该是诸葛亮的家庭财产。

几亩薄田,何宝之有?正是这几亩薄田,让诸葛亮获得了立足这个社会的资本,解决了基本的生计问题,能将多余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还顺便给自己塑造了“隐士高人”的形象。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这几亩地,诸葛亮的生活就会大变样。

为了养活自己,他或许会在城市里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许会过早地效忠于某个势力。在这个年代,过早地“出茅庐”未必是好事,刘备这样的明主可不是哪都能遇到的。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