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带来的无尽的后患?(四)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2-13

来源:本站原创

b65ca299f038e4e4c2b3388f35d9552b.jpg

据记载,仅粤东八郡一地,朝廷下令在三天之内完成“迁界”,在三天后对滞留于界外的老百姓进行屠杀,在这场屠杀中总共有数十万平民丧生。哪怕是做到这种程度,康熙仍然觉得不满意。1664年五月,朝廷再次以“时以迁民窃出鱼盐、恐其仍通海舶”的名义,胁迫老百姓再次内迁。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戏码再度重演。说起来,清廷的“迁界令”,比暴力拆迁更令人发指。

官差们手持朝廷的公文,来到边界的两侧,用绳子划定界线。一些民房若不幸位于界线上,官兵会立即毁掉在界外的那部分民房,也不管剩下的另一半能否继续居住。这条绳子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只要敢朝绳外跨出一步,官兵的刀就会立即砍来。

起初,福建官府在边界上竖起旗子,用这种方式界定界线。后来,公差又在界线上搭建篱笆。到了后来,朝廷的“迁界令”越来越严格,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拦住出界的老百姓,官兵在界线上挖出深深的沟壑,或用泥土搭建隔离墙。

到了最后,官府干脆征调民夫大兴土木,在边界上用砖石修建界墙。每隔一段时界墙,还要修建用于观察的寨和墩。据说,每个“寨”的造价是三千两银子,“墩”的造价是前者的一半。更可恨的是,朝廷根本没打算支付这笔工程款,修建界墙的费用均由老百姓自掏腰包。

清廷根本没拿出任何安置政策,老百姓进入界内后,吃什么,住在哪,一概不管。非但如此,朝廷还制定了不少防止老百姓逃回界外的阴招。老百姓前脚搬入界内,官兵后脚拆掉他们的祖屋,有时屋中尚有滞留的老人,会立马被压死在倒塌的房屋中。至于赖在房子里不肯走的“钉子户”,公差会放火烧屋,将房子连同房子里的人一并烧成飞灰。

其实,“迁界”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此,“迁界”使大清王朝作茧自缚,国民思想和眼界被彻底局限在界内。一个拥有广袤领海的国家,竟沦为内陆国,像是蜗牛一样在而后的几百年里躲在壳中。面对日新月异的西方世界,朝野上下视若罔闻,所有人都抱着“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侥幸心理,活在封闭的小世界中。

如果说,朱皇帝围绕“田园意识”来颁布的“禁海令”,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停步不前,那么,康熙围绕“游牧意识”来颁布的“迁界令”,直接导致中国被西方列强打得文明倒退。

康熙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愚蠢与狭隘,竟为后世遗祸无穷。用不了多久,那些想要将中国变成殖民地的西方列强们,就要用先进的科技和开明的海洋思维,与那些固守自封的清朝皇帝来一场“面对面”。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