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中的“站队”:唐朝李治时期的高真行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13

来源:本站原创

b8039d38d264fed963d851ee4ca4e92c.jpg

通过划清界限来表态,关键在于要对敌人尽可能地狠。不过,凡事不可太过,一般来说达到演出目的即可,若表演得太浮夸,也容易取得反作用。接下来这个例子仍发生在唐朝,主人公便是李治朝的高官高真行。

不得不说,高真行这个名字取得相当有意思,他的处事风格正应了他的名字,真行。高真行的长子高政曾在东宫担任典膳承,就是专门负责太子膳食的小官。因为一场政治风波,太子被卷入一起谋反案中,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太子垮台之后,在东宫里当官的大小官员都遭了殃,纷纷遭到牵连。考虑到高真行是当朝要员,李治便将高政送回高府,让高真行自己拿主意。高真行见老大想看自己表态,于是,便准备了一出大戏。

就像先前我们说的那样,划清界限这种事,如果做得太过就容易起到反作用,高真行为了向李治表达自己的炽烈忠心,在儿子高政跨进家门的那一刻,便抽出刀子抹了儿子的脖子,那场面别说有多震撼了。

这还不算完,高真行的兄长,时任户部侍郎的高审行,继高真行之后又用刀子捅进了侄子的心窝。最后,高政的侄子高璇用刀子割下叔叔的脑袋,然后高家人将涉嫌谋反的太子党高政丢出门外,以示此人与高家毫无瓜葛。

其实,从李治的立场来看,他未必想要了高政的命。毕竟,明眼人一看便知,典膳丞在东宫中的地位不算高,基本不会参与到核心决策中,所以太子谋反这件事未必与高政有关。李治之所以将其放还,多半是想卖高家兄弟一个人情,让他们将高政惩戒一番。

但没想到,这一家人冷血如斯,竟为了与太子党划清界限,将血肉之亲杀之后快。这件事传到宫里后,李治被吓坏了。后来,李治便挑个机会将高真行兄弟贬离京城,打发到地方当官了。或许在高宗看来,这样冷血无情的家伙留在身边,才是最大的祸患。

高真行的行为,为后世的政客敲响了警钟。

划清界限,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表演,但这种表演需要考虑到尺度,倘若尺度过大,非但无法达成表态的目的,还容易适得其反。

当然,与划清界限这种通过伤害他人来表明自己立场的方法相比,还有一些不那么缺德的表态方式,同样能够达成表忠心的效果。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