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规律:唐代至明清时期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08

来源:本站原创

6907f7ffaf9933ce53847d2c6a388725.jpg

从宋代的对外贸易中,我们能够看出古代封建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规律。

唐代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实力,但这些技术却没能形成产业。其根本原因就是商贸与农业、手工业不同,无法在集中控制下迅速增长。贸易,是一种与自由息息相关的产业。早在两周时期,齐国就已经开始专卖渔盐,而西汉时期王朝又开始了盐铁专卖。唐朝设立了市舶司制度,宋朝则使这种本该开放的制度变得闭塞。

到了明朝中叶,西欧国家大力支持本国的商队进行自由贸易,外国人的船队可以不受限制地往来于中国,而中国商人则碍于官方的限制无法与之进行竞争。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拥有领先世界的郑和船队,却没有在远洋贸易方面有所建树的根本原因。到了清朝,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外贸的概念,但当时的外贸仅局限于洋人进口,却没有中国人进行出口。

清朝时期的外贸,似乎又回到了宋代推行《元丰市舶条》的怪圈。朝廷对外贸的垄断,直接造就了大量从中渔利的贪官污吏,也让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窘境。当外国人严重地威胁到中国的经济时,封建统治者只能进行限制进口。西方国家无法从闭锁的中国获取利润,所以,他们便只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东方古国的大门了。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