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规律:市舶司
可以说,宋王朝的外贸控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市舶司所在地的经营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是效益却始终差强人意。那些距离市舶司较远的地区,民间走私的现象相当频繁。宋神宗时期,曾于广州担任了六年知州的程师孟启奏朝廷,请求废黜明州、杭州两地的市舶司,整合为广州市舶司。不过,这一请求没有得到宋神宗的许可。
后来,朝廷推行了《元丰市舶条》,规定杭州、明州两地区的杭州、明州两地的市舶司专门负责与高丽国、日本国之间的贸易,而广州市舶司则负责其他十余个亚洲国家的贸易。显然,宋神宗想要将广州打造成大宋对外贸易的重点城市。不过,这项政策推行之后收效不好,所以该条例在施行一年后便名存实亡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该条例中存在的弊端较多。例如:泉州这样的城市,本可利用季风在春夏两季内进行远洋,但按照这项规章泉州的商人必须实现前往广州领取公文,在返航之后还需绕道去广州交税,以至于,每一次出海都得在国外漂泊两年,使贸易周期延长到三年。泉州的商人,只能搞些违法经营才能回本,去往南国的商船越来越少,上缴到广州的商贸税自然逐年下降。
当时,有不少泉州的官员请奏朝廷在泉州开设市舶司,而广州的官员则请求宋神宗放宽专卖制度,遗憾的是这些请求均未得到批准。直到宋哲宗上台后,泉州市舶司才被设立。不过,虽然市舶司于泉州设立,却并未改善实际问题,朝廷规定市舶司的主管官员需由各路转运使担任,这也使中央对商贸的控制权越抓越严。到了宋徽宗时期,各地市舶司已经变成由朝廷派遣专职官员的直属机构。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