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

责任编辑:zongxin

2024-11-05

来源:本站原创

201802121518447355417677(1).jpg

《千字文》相传为梁朝武帝时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所作。全文二百五十句,每句四字,共一千字,故称“千字文”。

《千字文》,成书时代为南北朝的梁代,编纂方针则完全不同,不光识字,更要明理。

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词句和成语,概括中华文化的精髓,负担薪火相传的使命。

因此,在字数上有限制,在内容上有要求,这是一本煞费工夫的教科书,难度是很大的。

《千字文》通篇用韵,琅琅上口,用韵数目是七个。其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下面依据清朝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大致介绍。

汪啸尹纂辑、孙谦益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并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开天辟地开始,天地万物的演化以及人和时代的变迁。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分,教导人们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和修身立命之法。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问题。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讲述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称羡那些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最后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作为全文的结束。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