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不净不得病
历史上看,直到进入本世纪之前,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以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为主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强的烈性感染性疾病的流行往往造成大面积人口的减少,甚至在某个阶段某个地区造成灭绝性灾难,这些烈性传染病也常被称为瘟疫。
近现代以来,医学迅速发展,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消毒方法的建立,公共卫生理论和设施的发展完善,以及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病毒药以及预防接种的普及,使得感染性疾病已经不再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威胁,而是代之以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感染性疾病会销声匿迹。恰恰相反,它们从未停止过侵袭,甚至随时会发起猛烈进攻。
几十年来艾滋病一直挥之不去,古老的结核病近年来又有死灰复燃迹象,今年非洲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震撼世界。就国内而言,近年来,从“非典”、“甲流”到“禽流感”,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心脏。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屠呦呦和其他两位科学家,以褒奖他们发明的治疗寄生虫新疗法。近日,广东地铁检出所谓“超级细菌”(实际上是一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尚不能称为超级细菌)说明危害性感染威胁就在我们身边。
就在10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全球约三分之二的50岁以下人口感染引起口周和生殖器疱疹的I型和II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感染率普遍超过75%,非洲地区更是超过80%,而公共卫生发达的欧美地区普遍在40~50%之间。
日常人们最常患的感冒和感染性腹泻也同样是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结果。
9月份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3”为我们提供目前全球范围内人类健康威胁的概貌。研究发现,与1990年比较,虽然不安全用水、卫生设施不足和不使用肥皂洗手等因素造成的疾病负担有所下降,但是仍高居所有危险因素的前十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位居三甲。
可见,感染性疾病仍然是我们健康的重大威胁。我们知道,防治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切断感染途径。对于大多数人类感染性疾病而言,讲究个人卫生是切断感染途径的最有效方法。
因此,所谓不干不净不得病的说法是十分错误的。
![](https://wkfile.kuaibaike.com/m/images/fh.png)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