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之匾额

责任编辑:zongxin

2024-12-22

来源:本站原创

bcaf8b995ec6653a122501b83215ef91.jpg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匾额不仅是家庭的装饰,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寓意的象征。

匾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独特的形式,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它能够独立于建筑物,同时又能够具有整体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广泛应用在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

民间亦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大多挂在门楣与檐顶,或是横梁与檐顶之间,起到美观和封闭建筑上部到檐之间的空间作用。匾额所含的文化信息对于研究地方的民俗、艺术和文化有着珍贵文物价值。

匾额俗称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何谓匾额?《辞海》解释说:“匾额亦作‘扁额’。挂在厅堂或亭子上的题字横牌。亦单称‘扁’或‘额’。”扁字也作匾字,额即悬于门屏上的牌匾。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牌匾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牌匾。

匾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匾额按其性质可分为楼堂殿阁的名称、商家字号的名称、歌功颂德的题词、绘景抒情的题词、述志兴怀的题词以及庆典开张的题词等六类。这些门匾不仅是建筑的装饰,更是家族荣耀和精神存在的象征。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