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不该误杀的两员猛将之一——马谡

责任编辑:zongxin

2024-12-20

来源:本站原创

144e0fdd67f44a3ed69dd964b541b042.jpg

在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智慧无疑是蜀汉最大的优势。他出生于168年,无论是镇守后方还是面对敌军,诸葛亮都总是以其卓越的才智为蜀汉谋取利益。然而,即便是他,也有错失英才的时候。刘封和马谡的被杀,成为了诸葛亮心中难以抹去的“千虑一失”。

诸葛亮因“挥泪斩马谡”而成为后人口中的智者亦有擅杀之过。然而马谡的才能在平时是无可置疑的。马谡出自荆州的豪族家庭,家族人才辈出,兄弟五人均有才名。马谡也因其兄马良的关系备受诸葛亮的信任。

马谡的聪明才智早已显露。在历史上,他不仅多次提出战略建议,还参与了诸葛亮的重大决定。然而,在具体战事中的缺乏经验成为他悲剧的根源。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街亭这个重要据点交由马谡把守。然而,马谡在排兵布阵方面过于自信,未能按诸葛亮的指示行事,结果在短时间内失守。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因街亭的失守而被迫中断。

街亭之战后,严重打击了蜀汉的士气。为了稳住军心,诸葛亮不得不亲自下令诛杀了他亲自培养的马谡。这一决定虽然是为了稳定军心,但是诸葛亮仍然为此感到悲痛。马谡在洞悉大局和谋划战略方面的才华是蜀汉急需的。

对马谡来说,他的战略眼光独到且深远,《三国志》称其“善谋略,有智计”。这使他不仅仅是个军事家,更是一个可以在整体战略上给蜀汉提供巨大帮助的参谋。若非街亭之败,马谡有机会在后续的战役中继续为蜀汉争取更多胜利。

马谡的失街亭虽然是个人判断失误,但不应忽视的是,若非诸葛亮对其过高信任,将具体战事责任完全交于他,可能结果会有不同。可以说,马谡的失败一部分责任在诸葛亮,让从未经历大规模作战指挥的马谡承担如此重任,实在高估了他的临战能力。

两大将的影响与蜀汉的未来

马谡若能继续辅助诸葛亮,或许可以在后续的北伐中提供更为全面的战略支持。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