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用“人头”维持了一方秩序:社会秩序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4-11

来源:本站原创

253c64908f06fa25b40b2911ba3faf0d.jpg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多次非常严重、影响极其巨大的自然灾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一场大旱灾席卷而至,整个灾区受影响的居民人数有二亿左右,差不多是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因饥荒和瘟疫死亡的人数更是高达一千万左右,逃荒的人不少于二千万。

重灾区山西,卖人肉、吃人肉的比比皆是,还有吃死人肉的,旱情前所未有。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连官员都不想当这地方官了,山西前任巡抚鲍源深就以旧疾加重为由,向朝廷奏请开缺,这就是大清朝的好官员。官员可以撂挑子,但是,朝廷却不行啊,历史上爆发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往往伴随着暴动。于是,清廷思索再三,派出曾国荃继任山西巡抚。

如果赈灾就是施施粥、发发银子、给点粮食,那么,这个巡抚的差事也太好做了。在如此严重的灾害面前,人心都是乱的,什么事都敢做。曾国荃还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社会秩序。

于是,曾国荃就和他的下属们说:“山西境内的饥民,如果靠着救济可以度日,他们是不太可能有什么其它想法的。”他非常了解人性,一般的人吃饱喝足不太会有什么非分之想,那些到处散布谣言、写些匿名帖子的,基本不是饥民,他们另有目的。

所以,他命令属下一定要注意可疑之人,若是非山西境内的,严禁入境。在交通要道上,派兵分作两班,分别轮流稽查。曾国荃毕竟是经历过战争的,他非常看重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如今是非常时期,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比如:截粮。

那时,全国受灾的面积很大,山西和外省的交通运输很不通畅,赈灾钱粮的运输难度相当大,还是曾国荃动用了他自己的关系,弄出了一条运粮的路网。所以,防止他人半道截粮就是一个大事。对此,曾国荃说:遇到此情况,只要属实就可“就地正法”,地方官直接做主。

可以说,曾国荃此举非常有必要,非常时期就该用非常之手段,否则,社会秩序难以保障。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