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丝绸之路

责任编辑:zongxin

2025-03-12

来源:本站原创

bcc98dbf7e95e78be1ca6dfb9bc73f30.jpg

张骞不甘心,自己已漂泊了这么久,若不能给汉武帝一个满意的答复,自己的徒劳将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张骞继续逗留于月氏国,并在半个月后再度求见了王后。在第二次会面时,张骞三句话不离两国结盟,没想到王后志不在此,她只是询问了中国的风土人情而已。出于礼节,张骞不得不如实作答。两人看似相谈甚欢,但张骞的目的仍无法达成。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张骞干脆留在这个国家,一有机会便会求见月氏王后,向她诉说大汉想要与月氏交好的决心。不过,月氏女王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她恰到好处地拿捏了尺度,以尽可能维持两国关系的方式拒绝了张骞的提议。张骞用了一整年仍无法说服女王,他未免有些心灰意冷。于是,思念故国的张骞便带着堂邑父一块离开了月氏。

不过,倒霉的张骞在回归途中,竟再次遭到匈奴人的扣押。所幸,这次张骞未被羁押太久,匈奴便爆发了内部矛盾。趁着匈奴人自顾不暇,张骞与堂邑父穿过国境,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土。虽然过程写在纸上行云流水,但此时的张骞已离开祖国十三年有余。

在感慨着物是人非的同时,张骞向刘彻汇报了自己一行的情况。既然没有办法与月氏联合,刘彻亦未强求,只是张骞此行所遇见的风土民情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是,张骞用了很长时间将一路上的见闻汇报给了大汉天子。

在张骞所给出的信息中,有一条至关重要:在张骞抵达大夏国时,看到这个国家的市场上贩卖一种源于蜀地的布料,商人称这些货物是他们自天竺采办的。既然天竺这个地方能买到我国的东西,说明天竺与蜀地的距离一定很近。或许,将来我国使节造访西域,可以走蜀地这条路线。

张骞因在这十三年里劳苦功高,被封为太中大夫。公元前119年,已有了丰富出使经验的张骞,再次带着一众人马离开长安,浩浩荡荡地赶赴西域。当然,这次的目的不再是与月氏同盟,而是将大汉的国威传扬到西域。通过张骞的考察,除了月氏以外,当地尚有其他三十五个国家。

月氏王室仍持有原本的态度,他们并不打算参与到汉匈之争中。不过,张骞从西域这块宝地上找到了另一个盘踞在匈奴西方的小国——乌孙。乌孙王非常乐于和大汉王朝结交,并且愿意出兵夹击匈奴。至此,张骞终于在生前完成了为大汉寻找西域盟友的宏愿,亦将大汉的影响力传扬到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建立奠基。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