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与毛文龙:处理方式
袁崇焕对毛文龙的处理方式还是太过偏激了。将毛文龙轻而易举地杀掉,虽然满足了一时之快,但却为自己埋下了党争失利的隐患。此外,沿海地区毛文龙的老部下走投无路,只能投靠后金。毛文龙,就像是一切时弊的导火索,他的处境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毛文龙暴毙将直接把事态推向不可预知的恶果中。
其实,整个事态里最讽刺的就是,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这些“国之栋梁”仍在忙于政治斗争。大明王朝残存的底蕴和最后的希望,都在这些无意义的斗争中消磨殆尽。最倒霉的,莫过于有心匡扶社稷的崇祯皇帝了。他本身就没什么本事,又有刚愎自用等一系列毛病。就算他一度为积重难返的社稷耗费心力,手下的文物群臣亦不肯听从号令。也难怪,崇祯只能将一切归咎于“臣子误国”,在留下一封遗恨万年的绝命书后以身殉国。
毛文龙在抗击后金时有功亦有过,然其罪不当诛,即便难免一死,也不应由袁崇焕于战事紧张之际处决。
毛文龙之死虽非明朝灭亡的决定性因素,却加速了其衰败进程,并对袁崇焕最终的悲剧命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明史·袁崇焕传》载:“崇焕诛文龙,致帝后误诛崇焕。”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此举成为崇祯帝日后处死他的缘由之一。
毛文龙与袁崇焕两位大将相继陨落后,明朝边疆陷入无将可守的境地,引发连串恶果,最终难以扭转明朝走向灭亡的趋势。

最新推荐
↑上拉加载更多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