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三大女主:李瓶儿的欲望
李瓶儿的欲望,比潘金莲强烈得多,这是源于本能的欲望,亦是缺乏自我意识和明确追求的表现。她本是梁中书的小妾,因为忌惮夫人,所以晚上只能在书房里住。后来,机缘巧合嫁给花子虚,却只是名义上的。
叔父花太监去广南的时候,竟随随便便地将侄媳带走了半年,这半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她遇见蒋竹山之后,更是毫无主见地“有甚相知人家亲事举保来说,无有个不依之理”,所以她才能让蒋竹山轻而易举地骗到手。
偏偏这蒋竹山天生就是个功能不全之人,“中看不中吃蜡枪头”。
李瓶儿经历了三桩令她不甚满意的婚姻,却衬托出了她的本质。她喜好风月,就是因为她盲目且无主见。她每时每刻都在寻求解决“不遂之意”的办法,是因为她的人生中除了欲望之外再无其他目标和追求。
后来,她与西门庆的苟合,对其倾倒,也并不是真情,完全是因为西门庆某方面能力比较强大。用书里的原话来说,西门庆对于李瓶儿来说就是“医奴的药”。她所遇到的男人中,唯有西门庆能够彻底解决她的需求。
所以,李瓶儿的偷情不同于潘金莲的偷情,潘金莲是为了报复和反抗,李瓶儿则只是单纯地满足欲望。
但就道德层面上来说,李瓶儿比潘金莲高尚得多。至少她不会像潘金莲一样,谋害亲夫之后没有半点负罪感。李瓶儿气死了花子虚,这让她的余生都无法释怀。李瓶儿之死,实际上就是受社会道德压迫后的必然结果。
想当初,她与西门庆合伙抵盗财物,气死了花子虚时,表面上来看她做得相当决绝,“不与男子汉一心”。这时的李瓶儿,尚处于挣脱羁绊的亢奋之中。更何况,花子虚之死与武大郎之死迥然不同,李瓶儿完全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偏偏在西门庆家遭受了种种不愉快之后,李瓶儿心里的负罪感油然而生。作者描写的角度比较特殊,李瓶儿病重时,总是在恍然间看到花子虚来到她的病榻前,向她索命。这足以窥见此时的李瓶儿心中对花子虚有强烈的愧疚感,这种苦恼幻化成花子虚的鬼魂,对她进行了审问和折磨。其实这一切,都不过是内疚心理的折射罢了。
仅从她有负罪感这一点来看,在道德方面就已比潘金莲高尚不少。至少,像潘金莲那样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的女人,根本不会承受这样的心理折磨。

最新推荐
Copyright◎2018-2023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